蘇啟敏

2023-10-22 點擊:

蘇啟敏,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查普曼大學訪問學者。兼任中國教育學會中青年教育理論工作者分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哲學研究分會理事,主要從事德育原理、師德師風等方面的研究;先後以獨立或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在《教育研究》發表論文4篇,譯作1篇,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出版專著1部;近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項;獲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項,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主要承擔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教育哲學、思想道德與法治等課程的教學。


教育背景

2006.9-2009.7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原理研究生、教育學博士

2003.9-2006.6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史研究生、教育學碩士

1999.9-2003.7 華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生、文學學士


學術兼職

[1]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學術委員會青年委員

[2]中國教育學會中青年教育理論工作者分會常務理事

[3]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哲學研究分會理事

[4]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評價專業委員會理事

[5]廣東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6]廣東省教育評估協會常務理事


論文發表

[1]蘇啟敏,張澳.真實性評價的情境創設何以支持兒童核心素養發展[J].中國教育學刊,2023(5).

[2]蘇啟敏,陶燕琴.人工智能時代美國教師專業道德新動向[J].比較教育研究,2021(9).

[3]蘇啟敏,賀陽.教育哲學中自然觀念的辯證發展:從誇美紐斯、盧梭到杜威[J].現代教育論叢,2021(2).

[4]蘇啟敏,劉晶.師德評價困境的成因及其超越——基于道德哲學視角的考察[J].教師發展研究,2020(3).(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教育學》2021年第2期全文轉載)

[5]蘇啟敏.教育現代化進程中教育質量概念的曆史、邏輯與結構[J].教育研究,2020(7).(《新華文摘》(網絡版)2021年第13期全文轉載)

[6]蘇啟敏,曾翠霞.中國傳統實學認識論與本土教育學知識建構[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2).(《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20年第10期論點摘要;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教育學》2020年第9期全文轉載)

[7]蘇啟敏,陶燕琴.美國教師專業道德守則的演進軌迹、理論旨趣與政策啟示[J].教育科學,2019(2).(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文摘周報》2020年3月11日部分轉載)

[8]蘇啟敏.為責任而教——教師專業責任的概念澄清與邊界劃定[J].教師教育研究,2017(4).(《新華文摘》2017年第21期篇目輯覽)

[9]蘇啟敏.評價素養:班主任核心素養的必要視域[J].教育科學研究,2017(3).

[10]蘇啟敏.中小學教育質量觀:誤區、反思與重構[J].中國教育學刊,2017(1). (《新華文摘》2017年第10期全文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7年第5期論點摘要;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小學教育》2017年第5期全文轉載;中國社會科學網《教育學》欄目2017年8月14日全文轉載)

[11]蘇啟敏,王海濤.從标準化到差異化:學校質量評價目标的觀念轉移[J].教育科學,2016(2).

[12]蘇啟敏.教師專業道德決策:概念、依據及實踐推理[J].教育研究,2015(1).(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教育學》2015年第6期全文轉載;中國社會科學網《教育學》欄目2015年8月28日全文轉載)

[13]蘇啟敏.師德建設的國家政策演進:1984—2012[J].教師教育論壇,2014(8).

[14]蘇啟敏.論教師專業道德的實踐品格[J].教育研究,2013(11).

[15]蘇啟敏.教學活動的實踐邏輯[J].中國教育學刊,2013(9).

[16]蘇啟敏.學校質量文化建設的基本理念[J].教育科學研究,2013(5).

[17]蘇啟敏.再論教育評價的發展觀[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19).

[18]蘇啟敏.教育學研究的常識信念與知識增長[J].課程教學研究,2012(5).

[19]蘇啟敏.教育評價改革的價值選擇路徑探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4).(中國社會科學網《教育學》欄目2012年6月18日全文轉載)

[20]蘇啟敏.誰來評價學校:由專業團體到共同體 [J].中國教育學刊,2011(12).

[21]蘇啟敏.學生評價的民主意蘊[J].教育研究,2010(2).


著作出版

[1]蘇啟敏,陶燕琴.學生評價[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23.

[2]蘇啟敏.價值反思與學生評價[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科研項目(主持)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國家一般課題《實踐取向教育評價哲學的本土化建構研究》(BAA190239)2019.07-2022.10

[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改進中小學校教育質量的校本評價研究》(12YJC880089)2012.02-2016.12

[3]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基于教育質量改進的校本評價機制研究》(20100470950)2010-2011

[4]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一般項目《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标準的多層架構研究》(GD17CJY06)2017.09-2020.12

[5]廣州市教育評估和教師繼續教育指導中心委托項目《廣州市中小學校核心管理團隊“四新”能力培養工程質量評估》2023.09-2026.12


獲獎情況

[1]中小學教育質量觀:誤區、反思與重構/第六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21年

[2]促進中小學校自主發展的教育評價體系建構與實踐/廣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21年

[3]中小學教育質量觀:誤區、反思與重構/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9年

[4]教育學專業綜合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018年

[5]論教師專業道德的實踐品格/第五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16年

[6]論教師專業道德的實踐品格/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5年

[7]學生評價的民主意蘊/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3年


教學情況

承擔本科生課程:

[1]《教育哲學》(入選廣東省2021年省一流本科課程)

[2]《小學教育評價專題》

承擔研究生課程:

[1]《教育哲學名著選讀》

[2]《教育管理哲學》


指導學生獲獎情況

[1]“育人”還是“育分”:“雙減”背景下子女參加體育興趣班的家長動機、投入與回報,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第十七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廣東省決賽特等獎,2023年

[2]廣州書院文化源流考——以嶺南傳統教育文化為旨歸,第十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第十三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廣東省決賽特等獎,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