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庶樂

2022-11-25 點擊:

黎庶樂,廣州大學特聘廣州學者教授,博士生導師。廣州市高層次人才,兼任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價值論研究專業委員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廣州大學基地特聘研究員,廣州市哲學學會秘書長。先後主持國家項目2項,省級項目2項,廳市局級項目多項,出版學術專著1部,發表論文30餘篇,部分成果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新華文摘》論點摘編。2016年獲廣州大學“學術新銳”稱号,2017年獲廣州大學“青年拔尖人才”崗位,2018年獲第四屆廣東省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三等獎, 2019年獲廣東省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20年獲廣州大學“廣州學者”特聘崗位。


主持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起止時間
馬克思主義社會空間理論的範疇與邏輯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2020-2024
重建西方馬克思主義——詹姆遜美國馬克思主義文化批判理論與當代批判實踐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2014—2017
基于曆史唯物主義的後現代空間生産批判理論研究 廣東省社科規劃項目 2014—2016
馬克思人類解放理論及其當代價值研究 廣東省社科規劃項目 2019—2021
作為意識形态載體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 廣東省教育廳思想政治項目 2012-2013
當代大學生意識形态教育研究 廣州市教育局教育科學項目 2014—2016
文化自信視角下的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模式創新研究 廣州市社科規劃項目 2016—2018
唯物史觀與當代空間問題研究 廣州大學青年拔尖人才資助項目 2017—2020
取得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成果發表 排名
《西方馬克思主義在美國》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版 獨著
詹姆遜的後現代超空間理論及其意義 《哲學研究》2016年第2期 獨著
唯物史觀空間話語的當代轉換 《世界哲學》2019年第4期 獨著
唯物史觀與當代空間問題 《光明日報》理論版2016.11.30 獨著
生态文明建設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光明日報》理論版2018.06.04 獨著
人類解放何以轉向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爾“改造道德秩序的革命設想”對馬克思思想的诠釋 《學術研究》2021年第12期 第一作者
鮑德裡亞對資本主義理性空間的解構 《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2016年第1期 獨著
安德森與湯普森之争:英國文化馬克思主義的走向問題 《哲學評論》2019年第23輯 獨著
伊格爾頓與詹姆遜:英美文化理論的當代對話 《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2017年第2期 獨著
曆史唯物主義視域中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2019年第5期 第一作者
詹姆遜的後現代文化批判理論研究 《學術研究》2013年第7期 獨著
後現代主義思潮影響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學術交流》2013年第5期 獨著
後現代視阈下的現代性批判——鮑德裡亞與詹姆遜的比較研究 《理論月刊》2013 年第2期 獨著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問題的哲學思考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3年第6期 獨著
成果獎項名稱 授予單位時間 獎勵級别及類型
詹姆遜的後現代超空間理論及其意義 2019年廣東省人民政府 廣東省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獨立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