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若坤

2022-11-25 點擊:

石若坤,中共黨員,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廣東省“千百十工程”(第五批)校級培養對象。主要研究方向:德育教育、教育心理。主講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形勢與政策》,《生死學》(慕課)。2014年其主講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被評為廣州大學優質課程。2008年獲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三等獎;多次獲得廣州大學本科課堂教學優秀一等獎;多次被評為“廣州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2016年獲評廣州大學優秀教師。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項(2013年);主持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課題2項(2007、2018年);主持廣州市教育局市屬高校科技、社科項目2項(2008、2017年);參與教育部、省、市級課題多項。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


主持的主要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起止時間
道德心理契約:公民道德建設的當代視角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 2013-2016
美好生活視域下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研究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三五”規劃項目 2018-2021
美好生活實踐中的公民道德建設研究 廣州市社科規劃一般項目 2018-2020
基于學生心理契約的高校思政教師教育親和力提升研究 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項目 2017-2019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成果發表時間 排 名
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常态 《高教探索》2018年第6期 第一作者
美好生活、道德契約與公民道德建設的内在維度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2期 獨著
道德契約:道德關系重建的重要取徑 《東南學術》2015年第1期 第一作者
小學生陌生人際交往的問題與對策 《現代中小學教育》2017年第4期 獨著
論道德心理契約:概念、本質及意義 《求索》2012年第11期 獨著
和諧校園呼喚高校“去行政化”基于教師心理契約的思考 《湖北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 獨著
論高校行政化對高校教師心理契約的破壞 《廣西社會科學》2011年第2期 獨著
基于紮根理論的大學生德育心理契約維度的探讨 《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1期 獨著
構建師生間良好的心理契約 《教學與管理》2008年第1期 獨著
決策者的壓力及其應對 《管理科學》(人大複印資料 全文轉載)2008年第5期 第一作者
教師心理契約的失衡與重構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10期 獨著
心理契約視野下的和諧勞動關系構建 《學術交流》2007年第7期 獨著
心理契約: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新視角 《勞動經濟與勞動關系》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2007年第9期 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