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米飯那個南瓜湯啰嘿啰嘿,挖野菜那個也當糧啰嘿啰嘿,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啰嘿啰嘿……”,陳漫玲同學用一首《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切入,向南沙區大崗鎮的黨員代表們講起了蘊藏在紅米飯和南瓜湯裡的井岡山精神。


陳漫玲是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18級學生,也是學院黨史青年宣講團中的一員。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深入人心,我院在廣州市南沙區委宣傳部、南沙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支持下,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省級重點學科的優勢,組織遴選6名研究生和10名本科生,成立了“廣大馬院黨史青年宣講團”。宣講團在院黨委副書記梅淑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研部主任楊柳、輔導員馬娟的帶領下,于7月19日-20日先後來到南沙區大崗鎮、榄核鎮、南沙街和東湧鎮,為廣大黨員群衆講述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講述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講述發生在南粵大地的黨史故事。
本次宣講曆時2天,共計4場,覆蓋了南沙區四鎮街300餘位黨員群衆。聽衆們既有各社區和各村的黨員代表,也有來自當地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還有社區群衆、初高中生等。為了讓宣講更加生動鮮活,更貼合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觀衆的需要,這支青春洋溢的宣講隊伍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認真推敲語句、反複排練試講,做了精心的準備。

在宣講内容上,隊員們選擇了陳延年烈士、廣州起義、井岡山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5個篇章,搭配成從建黨之初到社會主義建設,再到黨的百年華誕的黨史知識套餐,每個篇章講15分鐘,從小切口講述大故事,聽起來絲毫不覺得冗長。從語言上,隊員們盡量把“書面語”變為“大白話”,部分段落還用粵語講述,讓黨史故事更接地氣、更有溫度。從形式上,隊員們巧妙穿插了如李大钊《青春》朗誦、“如何救中國”情景小劇場、《刑場上的婚禮》電影配音、“兩彈一星”互動問答等環節,将一個個鮮活的形象、一幕幕感人的場景、一段段不朽的曆史展現在觀衆面前,讓他們如聞其聲、如臨其境,赢得了全場觀衆熱烈的掌聲。

廣大馬院黨史青年宣講團通過“沉浸式”講述建黨百年的光輝曆史,不僅展現了馬院學子“學馬信馬用馬”的良好素質,也赢得了南沙區各鎮街父老鄉親的廣泛好評。接下來,同學們将繼續發揮專業優勢,以講好黨史故事、傳遞紅色基因為己任,把黨史故事送進社區、進校園、進鄉村,進一步激勵廣大黨員群衆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在學習領悟中堅定理想信念,于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