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校友工作 -> 校友動态 -> 正文

暑期實踐——尋訪優秀校友之許見勇

2017-09-19 點擊:

許見勇:适者生存

 

姓名:許見勇

入學年份:1991

畢業年份:1995

專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工作單位:廣州美術中學

職務:副校長

炎熱的七月底,我們與許校長相約在一間咖啡館,進行訪談。剛見面,許校長親切地向我們詢問學院的老師們,回憶起大學時候的師生情和同學情,回想起古斌老師、劉樹謙老師,回想起當年的班級同學和故事……

坐下不久後,身上的熱氣漸散。許校長開始跟我們講述他的求職經曆,他告訴我們,剛畢業時他就去當了曆史老師。他回憶起以前找工作的趣事,那時在東風路踩着自行車,心想遇見的第一間學校,就在那裡工作。“我們剛好缺一個曆史老師”許校長進的第一個中學回應他,于是下午試教後,許校長就通過了。“要是當時我再踩多500米,前面就是執信中學了。”許校長笑着談起了自己當年畢業後的第一次求職經曆。

“以前上大學真難啊。以前考上大學是稀有物種,現在沒考上大學才是稀有物種。”許校長幽默地對我們說,讓我們感受到前輩接受大學教育的機會之稀貴。

我們想,許校長參加工作已十幾年,他對生活工作中的困難肯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解決方式,于是我們向他取取經。“把困難挫折當做是生活的常态”,他深思了一會兒後,說:“工作生活中,不可能說一點困難都沒有,心态很重要。要合理利用時間提高效率,超出自己解決範圍的困難要向上級領導反映,自己能解決的問題自己解決,可以給下級處理的問題就給下級處理,不要所有的事情都自己一個人做,這樣才能效率才可以提高。平時要多一點思考。想出多種解決方案,選擇最佳解決方案。”

對于當今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應該注重培養發展哪些能力,以适應社會的需要,許校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是學習能力。他說,學習能力是其他素質和能力的基礎,越學習,我們越善于學習。二是适應能力。在美術中學,許校長幾乎所有崗位都呆過。“當你因為優秀而被調離到另一個單位去,不要以為你會去到一個舒适的環境。很有可能就是這個地方有新情況,需要你來解決。這時候你要适應。融入一個都是優秀者的環境裡,你要适應,你要以更高的标準去要求自己。就像你們,下一年升上大二大三,成為師兄師姐,有的人做導生,要去指導師弟師妹,那個心态、經驗、做法就完全和大一的時候不一樣了。這時候你要調整和适應。在美術中學,教導處、辦公室、總務處,這些崗位我都待過。我在這個學校工作了二十多年,今年九月我又要調到另一個新的學校了。我現在還在探索着每天去上班的方式。”許校長笑着說。第三,還要多參加社會實踐。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許校長說,社會實踐做得越多越好,在實踐中可以驗證理論,可以不斷完善理論。

談到考研時,許校長以自己學校的招聘情況,跟我們分析考研的情況。他說,如果本科畢業是我們成功的敲門磚,那麼讀研究生可以說是奠基石。它幫助我們把自己的底子墊得更高,在求職中會有更大的優勢和競争力。

訪談接近了尾聲,我們請許校長給學院提一些建議。他希望,學院教學不要純理論化,要盡可能多的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做中學,不斷提高實踐能力。他對我們大學生講,學生要正确對待成長中的失敗,失敗是生命中的财富。學生現在就要多想想,以後畢業後出來要做什麼?現在為以後的工作做了些什麼儲備?無論是理論的儲備,還是能力的儲備、經驗的儲備,都要有意識地展望下未來,做好人生規劃!

樂觀和積極是處理困難的最好方式,許校長積極應對困難,所以在各個崗位都能适應和立足。我們在大學期間,應當主動地去提高我們處理生活、工作、學習上遇到的困難的能力,把困難當做我們鍛煉的機會,接受挑戰,越戰越勇!

 

采訪人馬克思主義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161班 蘇越斌,鄧明海

 

    16195198778633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