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廣州大學基地簡介
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是黨的十九大後經中央批準成立的全國首批10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機構之一。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廣州大學基地成立于2019年12月,在組織、人員等方面與廣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廣州大學基地構架相同,在功能上,更側重于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闡釋宣傳工作,不斷推出高質量研究成果,為宣傳闡釋新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提供理論支撐和輿論引導。基地多名成員承擔了省級、市級理論宣講團講師的職責,在理論普及和理論宣傳方面做出大量工作。
一、基地發展目标
(1)積極聚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力求把基地建設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的重要平台。認真學習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内涵與結構體系,從多維度、廣視野、深層次來系統研讨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從縱向史面來把握新思想的形成來源、邏輯結構、曆史方位與偉大意義,從橫向斷面來把握新思想的深刻内容方與主要内容,特别是要細化、分類習近平經濟思想、政治思想、文化思想、社會發展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和黨建思想等的研究,力求形成一批高質量、體系化、有影響的科研成果,成為國内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平台。
(2)積極發揮基地的社會服務功能,力争把基地建設成為一個高水平的為省市提供理論服務的高端理論智庫。理論智庫是黨和政府理論決策咨詢的重要支撐,是黨和政府進行理論創新與輿論引導的重要咨詢平台。未來建設周期内,基地要更加積極主動地關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廣州市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新時代黨群、幹群關系,廉政與黨員幹部形象,基層黨員幹部媒介執政能力,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履職,地方政府基層治理與群衆有序政治參與等社會問題,深入調研撰寫形成一批高質量、可操作性強的研究報告和對策建議,為黨和政府的決策咨詢積極建言獻策。
(3)發揮理論凝聚共識的作用,努力把基地建設成為廣東省市理論宣講的一個重要窗口。理論宣講對統一思想認識、堅定政治方向、凝聚行動力量發揮重要作用,基地要進一步發揮理論宣講的窗口作用,要就重要的理論熱點問題、是非問題以及民衆關心關注的社會問題等,集中研讨,深入機關、社區、學校分散宣講宣傳,積極引導社會輿論,凝聚社會共識,傳播社會正能量,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積極發揮理論工作者的作用。
(4)堅持理論與實踐相接合的原則,把基地建設與廣州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結合起來,切實發揮基地的育人服務的平台作用。基地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要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在未來建設周期内,基地結合廣州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現狀,以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的全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為載體,進一步研究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成果的大衆化、學生化工作,進一步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講授形式與講授方法,切實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與政治認識水平,堅定“四個自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認可認同、入腦入心。
二、基地建設内容與措施
未來3年建設周期内,基地建設定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的重要平台”、“為省市提供相關理論服務的高端理論智庫”、“省市理論宣講的一個重要窗口”、“廣州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育人服務的平台”四個方面,多渠道、多措施、多方面強化基地建設。
(1)定期專題研讨。未來建設周期内形成定期專題研讨機制,針對不同時期的理論熱點與社會熱點,開展定期的交流讨論、把脈問診,彙集對熱點問題的集體智慧;開展經常性的學術讨論和學術沙龍活動,發揮集體優勢、捕捉學術熱點,深化研究方向,形成一批高質量研究成果。
(2)針對性研究。結合理論創新與理論熱點,以年度為時限設置一批相關課題,開展針對性研究;定期組織基地成員深入一線,從基層發現問題、為實踐需要而開展理論研究,使基地研究成果能“上天”亦能“下地”,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實踐價值。
(3)會議交流。積極派出基地成員參與相關學術會議、開展學術交流;邀請相關領域有影響力的專家,尤其是有創新成果的專家來基地交流主講,專家的選擇要兼顧哲學、政治學、社會學、文化學等不同學科背景,保證講座的魅力與效果。
(4)合作研究。積極嘗試與省内外相關的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在項目申報、論文寫作、共享資源、學生互訪等方面開展合作研究,提升研究的深度、廣度和跨度;與相關研究機構合作,就馬克思主義理論重大問題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涉及的重大實踐問題進行集中專題讨論。
(5)主題宣講。深刻把握黨的最新理論成果與國内外研究的最新動态,将黨的十八大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分類别、分主題地策劃系列宣講講座,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從嚴治黨等内容,作為重點進行策劃,依托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平台優勢,深入課堂、社區和機關進行理論宣講。
(6)制度建設。立足于基地已有優勢,針對基地存在的問題,明确重點,整體謀劃提升制度建設水平。一是要進一步完善隊伍建設,在建設周期内吸納3-5位專業從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的博士或高級職稱人員,擴大基地研究隊伍。二是進一步完善科研成果獎勵制度,把成果獎勵與基地目标建設方向結合起來,進一步提升基地成員的學術環境、創造學術資源與發展空間,為基地成員成長創造更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