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學位類别、學制、學習方式
專業學位類别代碼: 0451 專業學位類别名稱: 教育碩士
專業領域代碼: 045102 專業領域名稱: 學科教學(思政)
學制:3年 學習方式:非全日制
二、專業領域介紹:
本專業擁有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本專業有校内導師16人,校外導師4人;專任教師人數2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8人,博士19人,專業領域帶頭人及學術骨幹有黃禧祯、趙中源、胡潇、董世明、皮家勝、張其學、羅明星、夏宏、劉莉等,是一支年齡、職稱、學曆結構合理,教學科研等綜合素質優良的專業師資隊伍。
本專業擁有鮮明的學科優勢和标志性研究成果。在2012年國家學科建設評估中,思想政治教育所屬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在全國參評121所高校中排名第56位,其中“人才培養質量”排第43位,總體實力與排名高于21所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點的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同時也是廣東省重點學科。2012年以來,本專業教師先後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5項,在《馬克思主義研究》《政治學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52,出版學術著作10多部;獲得省市優秀社科成果獎10多項。
本專業教學質量工程建設成效顯著。本專業擁有“最受歡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團隊”與“倫理類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等兩個省級教學團隊。“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廣東省精品課程,“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是廣東省精品資源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廣東省優質課程,“生死學”是廣東省精品視頻公開課。近年來,獲得廣東省教改項目3項,廣州市教改項目5項。“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被評為廣州市名牌專業。
本專業擁有優質的教學實踐基地。現有番禺區南村中學、番禺新造中學、河源東源中學以及廣州市少年宮等多個教學實踐基地,其中,南村中學是廣州市優秀教學實踐基地。實踐基地為研究生教學實習提供了優質平台,大大提升了研究生的教學實踐能力。
三、培養目标
本專業為普通中學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培養高素質的思想政治課程專任教師,具體要求為:
(一)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産黨領導。熱愛教育事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積極進取,勇于創新。
(二)具有寬厚的文化基礎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理論知識、合理的素質結構和較高的學科專業水平,能夠較為系統地掌握并熟練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教育學、教學論以及本專業教學的理論、法則和技能。
(三)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能力,即有較強的教學設計、說課評課、教學反思與教學研究等能力;能較熟練地閱讀外文資料,具備較高水平的學術研究能力,具有發現和解決問題、終身學習與發展的意識與能力。
(四)身心健康,能夠勝任本職工作。
四、培養方式
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多種培養方式,學員累計在校學習時間不少于6個月。
1.主要利用周末及寒暑假期間進行授課和指導論文。第一、二學年以課程學習為主,采用講授、自學、讨論相結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學;強調學生自學,組織咨詢輔導;加強實踐環節,加強實踐環節,安排教學實踐活動,實踐活動在學員所在單位進行;教育實踐研究應結合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實踐,開展教學設計、教育調查、案例分析、班級與課堂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學員實踐活動結束後,須提交相關的教學教研報告。
2.第二學年下學期除安排一定選修課外,還應開展學位論文工作,作論文開題報告,第三學年上學期進行學位論文中期檢查。學位論文答辯在第三學年下學期進行,期終完成學位授予工作。
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行雙導師制,校内外導師共同指導學員的學習和研究工作。
學員修滿規定學分後方可進入學位論文撰寫階段。學位論文選題以研究中學教學中的重點實際問題為主,應具有開拓性。在撰寫論文期間,學員應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到校接受指導教師的具體指導。
3.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最長不超過5年。
五、課程設置與要求
課程應修學分不少于36學分。其中,基礎學位課12學分;專業必修課12學分;專業選修課至少6學分;教育實踐研究(6學分)。
教育實踐研究要求1.實踐案例研究(2學分);2. 教育觀察反思(2學分);3. 教學專題研究(2學分)。
另外,須完成其他環節:學位論文開題報告(2學分)、學位論文中期報告(2學分)。
總學分上限不超過40個學分。
具體參見廣州大學非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
六、課程教學大綱
廣州大學研究生課程教學大綱附後。
七、實踐學習規劃
教育實踐研究結合學員所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實踐,開展教學設計、教育調查、案例分析、班級與課堂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重點安排以下幾個方面的内容:
1.實踐案例研究:研究自身教學或管理實踐,撰寫案例研究報告。
2.教育觀察反思:進行課堂觀察或教育活動觀察,完成至少10個詳細的教育觀察報告,并附相應的完整觀察視頻。
3.教學專題研究:針對本學科、本崗位的教育教學實踐問題開展專題研究,形成5000字的研究報告。
八、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的撰寫一般分為收集資料、開題報告、調查或實驗、論文寫作、中期檢查、論文評閱與答辯等環節。學位論文選題應來源于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有明确的職業背景和應用價值,應緊密結合中學教學改革實踐,研究解決中學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論文可采用應用基礎研究、調研報告等多種形式。學位論文須獨立完成,對論文的評價應着重于綜合運用所學理論和方法解決中學教學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專業學位論文正文部分字數不少于2萬字。
九、答辯與學位授予
學位論文進入答辯環節,須組成不少于3人的答辯委員會。在學位論文評閱人和答辯委員會成員中,必須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級教師職稱的基礎教育學校或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或教學研究人員。
完成所有培養環節,修滿規定學分,完成學位論文并通過答辯,經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查同意者,授予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十、必讀、選讀書目及重要學術期刊(僅要求本學科領域的參考書目,不少于20本)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1995
2.《列甯選集》,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91
4.《鄧小平文集》,人民出版社,1993
5.孫正聿:《哲學通論》,遼甯人民出版社,1998
6.劉強:《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新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 陳立思:《比較思想政治教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9. 楊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10.柏拉圖:《理想國》,商務印書館,1986
11.亞裡士多德:《政治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12.《誇美紐斯教育論著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3.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4.盧梭:《愛彌兒》,商務引書館,2004
15.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商務印書館,1997
16.康德:《實踐理性批判》,商務印書館,1999
17.黑格爾:《法哲學原理》,商務印書館,1961
18.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9.約翰·羅爾斯:《正義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20.雅斯貝爾斯:《什麼是教育》,三聯書店,1991
21.馬丁·布伯:《我與你》,三聯書店,1986
22.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中學》,教育科學出版社,1983
23.麥特-裡德雷:《道德的起源》,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24.龐頓和吉爾:《政治學導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25.重要學術期刊:《馬克思主義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主辦);《馬克思主義與現實》(中共中央編譯局主辦);《思想政治課教學》(國家教育部主辦)《思想政治教育》(全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主辦);《教學與研究》(中國人民大學主辦);《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湖北省委高校工委辦);《思想理論教育導刊》(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思想理論教育》(上海市教科院主辦);《理論月刊》(湖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主辦);《中學政治教學參考》(陝西師範大學)
廣州大學非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教育碩士)
專業類别 |
教育碩士 |
專業領域 |
學科教學(思政) |
所在學院 (研究所)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序号 |
課程 類别 |
課程編号 |
課程名稱(中、英文) |
學 時 |
開課學期 |
學分 |
開課單位及 任課教師 |
考試 |
考查 |
備注 |
1 |
2 |
3 |
4 |
1 |
學位基礎課 |
0000200006 |
政治理論 Theory of Politics |
32 |
√ |
|
|
|
2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 |
|
|
0000200007 |
英語 English |
32 |
√ |
|
|
|
2 |
外語學院 |
√ |
|
0000200043 |
教育原理 Education principles |
32 |
√ |
|
|
|
2 |
教育學院 |
√ |
|
0000200044 |
心理發展與教育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顯示對應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字典 - 查看字典詳細内容
名詞
idea
|
32 |
√ |
|
|
|
2 |
教育學院 |
√ |
|
0000200045 |
教育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of Education |
32 |
|
√ |
|
|
2 |
教育學院 |
√ |
|
|
0000200013 |
課程與教學論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
32 |
|
√ |
|
|
2 |
教育學院 |
√ |
|
2 |
專業必修課 |
0003204511 |
思想政治課程與教材研究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extbook |
32 |
√ |
|
|
|
2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 |
|
0003204512 |
思想政治教學設計與實施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32 |
|
√ |
|
|
2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 |
|
0003204510 |
青少年工作研究 Adolescent Work Research |
32 |
|
√ |
|
|
2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 院 |
√ |
|
0003204508 |
中外德育比較研究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
32 |
|
√ |
|
|
2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 |
|
0003204513 |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前沿講座 Lecture of forefront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32 |
|
√ |
|
|
2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 |
|
0003204514 |
馬克思主義與現時代 Marxism and Our Era |
32 |
|
√ |
|
|
2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 |
|
3 |
專業選修課 |
0000200041 |
教師禮儀與溝通藝術 Teacher’s Etiquette and Communication Arts |
16 |
|
√ |
|
|
1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
√ |
0000200042 |
人文教育與藝術鑒賞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Art Appreciation |
16 |
|
√ |
|
|
1 |
人文學院等 |
|
√ |
0003203313 |
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aper Writing |
16 |
|
√ |
|
|
1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
√ |
0003203312 |
社會調查方法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
16 |
|
√ |
|
|
1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
√ |
0003203311 |
學校德育與班級管理 School Moral Education and Class Management |
32 |
|
|
√ |
|
2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
√ |
|
|
0003203314 |
學校公共關系與形象管理 Management of School Public Relations and Image |
16 |
|
√ |
|
|
1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
√ |
|
|
|
0003203310 |
思想政治課教學技能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sson Teaching Skills |
16 |
|
√ |
|
|
1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
√ |
|
|
|
0003203309 |
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研究 Research on Marxist Classic Texts |
32 |
|
√ |
|
|
2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
√ |
|
4 |
教育實踐研究 |
0063290025 |
實踐案例研究 Practice Case Study |
√ |
|
|
|
|
2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
√ |
|
0063290026 |
教育觀察反思 Educational Observation and Reflection |
|
√ |
|
|
|
2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
√ |
0063290027 |
教育專題研究 Educational Topic Study |
|
|
√ |
|
|
2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
√ |
5 |
其他環節 |
0063290012 |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 Research Project Report |
|
|
|
|
√ |
2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
√ |
|
0063290013 |
學位論文中期報告 Medium Progress Report |
|
|
|
|
√ |
2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