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動态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學院動态 -> 正文

第二校園訪學 | 蘭州“尋寶”,解鎖隴原記憶

2024-11-25 點擊:

黃河落天走東海

萬裡寫入胸懷間

行走在遼闊壯美的大西北

我們發覺

世界不止在書中

知識也不止在校園裡

向“第二校園訪學”團

撲面而來的

是悠長的華夏文明

是多元的隴原文化

是銘刻的紅色記憶

所呈現的無窮魅力

訪學團在甘肅省博物館前合影

01 甘肅省博物館

回望絲綢之路,探索紅色甘肅


11月5日下午,訪學團參觀甘肅省博物館。在《甘肅絲綢之路文明》展廳,耳畔似乎回響着悠揚的駝鈴聲,西風中古道蒼茫,仿佛穿越千年,親曆那繁盛的商貿往來與文化交融。絲綢輕柔,瓷器光潔如玉,每一件珍貴的展品,都默默訴說着古老文明的輝煌篇章。在《紅色甘肅》展廳,訪學團通過雕塑、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深入了解到甘肅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實現了從貧窮落後到自立自強的光輝曆史。同時,訪學團還參觀了《甘肅彩陶》《甘肅古生物化石》《甘肅佛教藝術》等基本陳列,深切感受到了西北地區獨特的生态風貌與豐富多彩的曆史文化底蘊。

訪學團參觀甘肅省博物館《紅色甘肅》展廳

    

甘肅省博物館館藏文物

02 蘭州大學博物館

探尋蘭大榮光,領略自然之美


11月6日上午,訪學團走進了蘭州大學博物館。這座承載着蘭大“自強不息,獨樹一幟”光榮傳統的殿堂,以其豐富的館藏和獨特的曆史韻味深深吸引了每一位訪學團成員。在校史館講解員、蘭大馬院碩士生王夢瑤同學的帶領下,訪學團參觀了博物館的五大展廳。

蘭州大學博物館

在黃河古象展廳,一具壯觀的黃河古象骨架化石訴說着遠古時期的滄桑巨變;生物與環境展廳則展示了蘭州大學生物系師生精心采集的動植物标本,它們以最直觀的方式展現了甘肅省這片土地上生物的多樣與繁茂;曆史文物展廳如同一部厚重的史書,陶器、青銅器、瓷器、雜器等四大類珍貴文物呈現了隴原大地悠久而獨特的文明脈絡;古生物化石展廳更是妙趣橫生,各類古生物化石琳琅滿目,它們如同穿越時空的信使,為參觀者勾勒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史前畫卷。

訪學團參觀蘭大博物館各展廳

03 張一悟紀念館

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


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追尋紅色印迹,訪學團于11月8日上午前往蘭州市榆中縣張一悟紀念館。步入紀念館,訪學團全體肅立,向革命烈士銅像深深三鞠躬。每一鞠躬,都凝聚着對革命先烈的無限追思;每一凝視,都飽含着對革命曆史的深深敬仰。

在講解員的引導下,訪學團懷着崇敬的心參觀了《張一悟生平事迹展》和《榆中縣革命鬥争史展》,深入了解了隴上先驅張一悟的生平事迹與革命精神,以及黨組織領導隴原兒女矢志不渝、頑強拼搏的革命曆程。通過此次參觀,訪學團成員深切體會到了革命先驅與民族英雄們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惜抛頭顱、灑熱血的悲壯與偉大,以及那份矢志不渝的愛國熱忱與不懈奮鬥的崇高精神。

訪學團參觀張一悟紀念館

04 八路軍蘭州辦事處舊址

重溫峥嵘歲月,銘記光輝曆史


11月8日下午,訪學團前往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簡稱“八辦”),“八辦”是抗戰時期中國共産黨設在蘭州的公開辦事機構,設有兩大主題展覽:《八路軍駐甘辦事處與甘肅抗日救亡展覽》和《八路軍駐甘辦事處原狀陳列展覽》。

八路軍蘭州辦事處舊址

“八辦”在幫助甘肅地下工委建立健全地方黨組織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被周恩來親切地譽為“革命的接待站,戰鬥的指揮所”。通過實地參觀和聽取講解,訪學團了解到“八辦”不僅是營救紅西路軍、領導甘肅抗日救亡、轉運蘇聯援華物資、接待延安往返蘇聯人員、進行後方民衆發動、實現全民族抗戰的重要基地,還是西北國際交通線上的重要樞紐。

訪學團參觀“八辦”舊址


誰信西行從此始

一重天外一重天

穿越曆史的長河

訪學團的每一步都是

對過去的緻敬

對當下的感恩

對未來的期許

理想猶如燈塔

照亮了我們前行的路